

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11月24日,浙江省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刘希平来我校调研工作,并实地察看了学生宿舍和实验室。
校党委书记周达军简要汇报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基本情况、近来的海洋特色办学探索与实践,未来发展战略等。近年来,学校取得了突破万人大学目标,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资格等标志性成果。学校办学定位上立足舟山、服务浙江、面向全国,以“海洋”为基石、“渔”和“船”为两翼,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高教发展规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海洋特色日趋鲜明的办学之路。学校在深水抗风浪网箱的研制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学校承担的项目科研经费成倍增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连续承担的5个国家“863计划”项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学校创新学分制、大类招生等人才培养模式,提倡抓“学”为主的学生工作理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大做强船舶修造、海洋工程、航运、港口物流等行业急需和发展前景好的学科。2008年,国家科技部授予学校“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称号,“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被评为省重中之重学科。浙江海洋学院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办学特色明显并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海洋大学。
刘希平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浙江海洋学院近几年办学所取得的成绩。他认为50年来,学校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路,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的建设,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领导班子非常重视教学工作,近几年在办学资金极为紧张的条件下投入1亿多元用于人才培养的8大工程建设,实属不易。学校的内涵建设卓见成效,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学校十分重视学科建设,扎实推进人文海洋、科技海洋的发展,大力发展重点扶持涉海学科,不少学科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学校服务地方从无到有,现已初具规模,新兴涉海类学科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刘希平同时指出,浙江海洋学院能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是学校自身努力的结果,也是舟山市委市政府对学校大力支持的结果。从地方政府对学校的50周年校庆工作如此重视与大力支持中可见舟山市委市政府对学校的发展寄予了很大希望。现在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海洋强省的发展战略,办好浙江海洋学院,事关舟山的发展,也事关浙江省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在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上,首先要研究好如何为舟山海洋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再更好地思考如何为海洋经济强省服务。
刘希平强调,高校加强学科建设的关键是师资,浙江海洋学院的未来发展与办学活力也在于师资。学校可以依托当地社会资源,吸引企业高层次人才参与学校学科建设,也可以面向舟山之外的兄弟院校引进柔性人才,吸引对方的优秀教师来校任教或讲学,参与学科建设。他表示,浙江海洋学院是特色很鲜明的学校,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省教育厅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学校的发展,特别是在学科建设、特色项目研究上将予以大力支持。
校长苗振清,副书记黄建钢,副校长吴中平、吴常文、虞聪达,党委委员刘定山,校长助理任淑华,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省教育厅办公室主任吴永良、计财处处长韩剑,省电教馆馆长、教育装备中心主任施建国,舟山市教育局局长缪和平、副局长陆深海、刘兴国、毕云,市教育局纪委书记李晓东陪同调研。(宣传部)